笔趣阁 > 文艺时代 > 第四百三十五章 搭错手

第四百三十五章 搭错手


葛尤是一俊男。

        哎,不要笑,不要笑,起码褚青觉着他挺好看的。尤其是此刻,往他那张专属的沙发椅上一躺,俩眼一眯,特像一只俊俏的老猫。

        胆小,懒散,见谁都能挥挥爪子,却又带着独有的幽默与傲慢。

        褚青上午的戏份已经超额完成,跟周公子双剑合璧,几乎全是一条过。冯晓刚考虑到下午庞大的工作量,也没可着劲儿的压榨劳工,便让他稍作歇息。

        这货闲着没事,就拎把椅子过来搭话,笑道:“葛大爷,没去化妆啊?”

        “哦,那边的材料出了点问题,得等会儿。”葛尤的小眼睛支棱开一条更小的细缝,慢慢悠悠的应道。

        他仰躺的姿势很特别,四肢完全放松,身体的重心平均铺在整个背面,包括后脑、双肩、脊背以及臀部。

        褚青不用看就知道,那沙发椅妥妥压了一圈人形印子。

        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用来保持入戏状态,有的喜欢小空间封闭,有的需要别人不停的对其做心理暗示,葛大爷不一样,他就是躺着。

        之前俩人聊过,这还是某位大师教的,当自己的身体彻底放松的情况下,脑子便会无比清醒,有助于想戏和琢磨角色。

        “怎么样,最近能睡着觉么?”

        褚青嘴里问着,忽见他往前挺了挺,连忙过去扶了一把,帮老人家坐起身。

        “唉,就那么回事吧。”

        葛尤摆了下手,道:“全靠药顶着,拍完能好点。”

        “我说您就是缺乏运动,每天跑跑步,保准睁开眼就大天亮。”

        “哎哟,我就甭给国家添麻烦了,我放放风筝还成,比不了你们年轻力……”

        他话音未落。那边便有人喊道:“葛尤老师,麻烦您过来化妆!”

        “哎,好嘞!”

        葛大爷又慢吞吞的站起来,随口扔了一句:“回见啊!”

        ……

        电影都是跳着拍的。大部分都连不上情节。但褚青出去鬼混了二十多天,别人的镜头都已搞定,只剩自己的戏份,反倒能接上一些段落。

        待大家吃过午饭,又休息了一阵。便开始继续拍摄。下午的首场戏,是扮作老头的黎叔和王薄的第一次照面。

        葛尤那耗费了三个多小时的妆,还算可以,花白的胡子,蜡黄干枯的脸皮,以及马褂衫和拐杖,蛮像个老人家。

        可其实呢,观众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葛大爷,然后还得装作什么都看不懂的样子,也是难为他们了。

        什么叫好变身?得像《智取威虎山》里的座山雕一样。有多少人瞧了演员表之后才晓得,那特么居然是梁佳辉!

        这才叫真正的改变属性,而不是在哪儿手*淫自嗨。

        很快,剧组准备完毕,场记啪地一打板:

        “action!”

        张离操控着摄影机,先给了一段不算太长的长镜头,对准那条直直的过道。

        就见葛尤从门口开始走,颤颤巍巍的经过各自忙碌的旅客,稍近了些,左侧便露出了张涵宇。右侧的周逊则脱掉大衣,递给了褚青。

        紧接着,镜头往右滑动,将画面框在了主场景——那个四人座。

        “我年纪大了。腿脚不好,让我挤挤。”

        他压着嗓子,发出一种低沉沙哑的声音,话落,身子就要往下倒。

        “哎!”

        褚青一屁股先占住,不动声色的跟周公子对视一眼。又笑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有人了。”

        “大爷,你坐这儿吧!”

        对面的汪宝强,傻了吧唧的要站起来,周逊一把就给扯了回去,低声斥道:“少管闲事!”

        “让我挤挤。”

        褚青一直用手挡着,见他仍要往里进,不禁微微皱眉,两条胳膊使劲一兜,就把他转了个身,笑道:“老爷子,你票是几号,我送你过去。”

        “太,太远了,我走不动了。”

        “哎,能走动能走动,我帮你找个好的。”

        葛尤那副瘦梆梆的小体格,完全被对方圈住,半拖半拽的被拉走。

        “咔!”

        冯晓刚喊了停,又看了遍回放。刚才这段戏非常不错,可他总觉着有点不对劲,却又讲不出道理,只好道:“过!下一场!”

        剧组人员一阵忙乱,重新摆置,场景也挪到了两节车厢相连的隔间。

        不用出镜的周公子、汪宝强、张涵宇,以及所有的闲散人员,能挤到现场就挤现场,能抢到导演身后就抢身后。

        这场戏便是褚青和葛尤的头回搭手,内容虽然很短,但一个个的特兴奋,围观期待值刷刷的直接爆表。

        “姐,你说他们俩谁厉害?”

        汪宝强四下瞅了瞅,偷偷摸摸的问周逊。

        “葛大爷吧。”

        “那大哥呢?”

        “呃……”

        她顿了顿,道:“他,他天赋更好,经验应该,应该差了一点。”

        俩人在那边嘀嘀咕咕的,这边冯晓刚已经坐好,大声喊道:“尤子,怎么样?”

        “嗯,还成。”

        “青子你呢,都明白了吧?”

        “没问题。”

        “那好,各人员就位!”

        “action!”

        隔间的那扇小门打开,褚青一下把葛尤推了出来,由于力气太大,对方还晃了几晃。而葛尤出来后,就侧身站到左侧,留出右边的位置。

        他仍然驼着背,垂着头,一副老头的模样,嘟囔道:“座儿呢?”

        “砰!”

        褚青反手带上门,胳膊环抱胸前,笑道:“你演的还挺像!我告诉你,我们是一样的,都是狼!”

        他把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一字字道:“那只羊,我吃定了!”

        “你说什么,我听不明白。”葛尤依旧哑着嗓子。

        “别骗我了!”他用力拍了两下。

        “咔!”

        俩人还没演完,冯晓刚就出声打断,喊道:“不对。感觉不对,咱们再来一遍!”

        “好!”

        “action!”

        以他们的素质,无需导演多言,自动就换了种演法。

        褚青慢慢的把他扶出来。然后双手拄着膝盖,视线与其平行,笑道:“你演的还挺像,我告诉你,我们是一样的……”

        “咔!”

        这回更短。一句话还没讲完,冯晓刚又是一声喊。

        “咝!”

        现场看热闹的观众,皆是一怔。

        拜托,一个柏林影*帝,一个戛纳影*帝诶!整个华语圈就拿了仨,有俩在这剧组,结果咧,咔咔的连续叫停。

        这感觉忒不适了!就像戳在紫禁之巅,本想看那天外飞仙,谁特么成想。零零发拎着根烧火棍就上来了。

        “还是不对,来,你们过来!”

        冯晓刚皱着一张丑脸,把俩人招到跟前,道:“咱们碰碰。”

        立刻有人搬过两把椅子,又迅速退下,因为都晓得出了问题。就见那三位大咖,成三角形坐定,周遭数米皆为清静。

        “你们技术上绝对没问题,但我现在脑袋特乱。咱们重头捋捋。”

        冯导点了根烟,起头道:“黎叔和王薄一照面,首先反应肯定是江湖同道,那咱们分开说。你们先量量成色。”

        葛尤想了想,道:“散人,小辈,兴许有两下子。”

        “嗯,那王薄?”

        “老手,团伙。但没放在眼里。”褚青道。

        “怎么讲?”

        “王薄是过路鬼,除了王丽谁也不在乎,所以他不敬,也不怕。”

        “……”

        冯导估摸片刻,点头道:“这个过!再说!”

        “黎叔狠,诈,几十号手下他老大,谁都不信任。”

        “王薄敢拼,野路子,道行不够,心里有死穴。”

        “还有傻根的钱。”褚青提了句。

        “对,还有钱,都是志在必得。”葛尤接道。

        “过!再说!”

        “王薄护食,重眼前利。”

        “黎叔有得失,眼界更高。”

        “呼……”

        冯导吐出一口白气,右手夹烟,又伸出左手食指,往起一磕,问:“再说!”

        “试探!”那俩人同时道。

        “怎么试探?”

        “搭搭手呗。”褚青忽笑道。

        葛大爷拄着腮帮子,也笑道:“毕竟没仇没怨。”

        “哎哟!”

        冯晓刚掐掉烟,使劲搓了搓脸,愁道:“你俩可算给我出难题了!”

        经过一番研究,他已经明白了症结所在,不是技术和人物设定,而是那不着四六的台词。从《甲方乙方》开始,到《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和《大腕》,他靠的就是汪朔式的痞味对白。

        通篇嬉笑怒骂,针砭时事,各种嘚儿词满天飞,老百姓也喜闻乐见。

        冯氏贺岁片之所以能成功,首先是汪朔垫的底子。有些片子的编剧,别看标了冯晓刚的名,其实是汪朔写的。

        哪会电影局特不待见这位爷,不管啥内容,只要瞧见这俩字,妥妥一顿吊打。

        至于第二位,就是葛尤,他属于最合适的表演者。

        因为汪朔的风格,貌似非常的口语化,实际夹杂了大量的书面语和成语。葛尤却可以处理的不着痕迹,一本正经去演一个特不着调的事儿。

        而除他之外,往往还有很多神奇的搭档。

        比如傅彪、徐凡、英达、张国利等等,这些老戏骨子,瞅着角色不起眼,却能极为恰当的烘托气氛,甚至把葛尤的表现再往上托一托。

        就像相声里的捧哏逗哏,旗鼓相当,有来有往,那才叫瓷实。

        正是由于这个演员群体的存在,才造就了冯氏喜剧片整体的语感氛围,特贫,特贱,特才华!

        反过来看《天下无贼》,摒弃了讽刺喜剧的路子,以至于那种语感氛围荡然无存。

        包括黎叔这个角色,起初没想找葛尤演,他是临时救场的,编剧才给加了几句惯有对白,不然同样很无趣。

        可这样一来,就显得黎叔和其他人不一样,很突兀。尤其跟王薄,就像个在天桥胡混的老京痞,冷不丁扎进了西洋镜,到处朦胧。

        演技这回事啊,有时候真的受剧本和导演所限,具备条件才有发挥的地方。而刚才那段戏,褚青和葛尤演的都没问题,关键就在语言不搭,拧巴!

        那该怎么办?

        要么黎叔,要么王薄,台词推翻重来!(未完待续。)xh211


  https://www.bqbwx.cc/2_2466/7747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