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黛玉不死 > 第50章 王氏

第50章 王氏


云岑山庄前厅。

        黛玉坐在堂前,听许清流讲他南下半年的的见闻。

        话说,那日许清流拿了黛玉给的百两文银以及传家玉佩从水路一路南下,途中多方打探,只要有一点蛛丝马迹就会去寻访。

        许清流先是去了林家祖籍苏州,林家世代显赫,倒是没有花费多少力气就找到了林家的祖宅,只是林家祖宅空置许久,早没有了人烟。

        许清流在当地住了几天,每日去拜访林家祖宅附近的住户,希望能获得一些线索。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打探,终于找到一个曾经在林府帮过工的老人。

        据老人家所说,林家曾有一位堂亲搬去了金陵一带,他又辗转到了金陵,到了老人所说的地址,又听邻居说林家那堂亲搬去了通州,只得转往通州再去寻访,只是通州那么大,他又不清楚地址,找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许清流在通州待了半个月,还是决定先去林如海做官的扬州打探消息,因此又一路去了扬州。

        林如海是探花出身,又在扬州担任的是极为重要的巡盐御史一职,声明显赫,倒是也好打听,很快就找到了一些林如海府上曾经的佣人,从一个嬷嬷那边得知林如海曾有一房小妾,是昆山人士,原是非常宠爱的,可是不知道怎么的,林如海病重之前却将人遣送回了原籍。

        毕竟是曾今与林如海极为亲密的人,或许从她那边能得到些消息,许清流这么想着,便连夜赶往昆山去。

        好巧不巧,人刚到昆山,就遇到了大水灾,第一天就被水冲了,别说找人,命差点都给送掉,好在被人给救了,只是包袱连着纹银全都被大水冲走了,不知所踪,好在黛玉的传家玉佩,他一直都贴身藏着。

        原本在昆山这个地方找个人就不太简单,现在还发生了水灾,钱也丢了,温饱都成了问题,许清流迷茫了。

        要不干脆回京城得了,许清流这么想着,但是又觉得实在是愧对黛玉的信赖,到底没这么做,消沉了几天,还是决定在此地多留些日子,找找线索。

        许清流的家乡也是因为水灾被冲的,当初能从家乡逃出来,倒也积累了些灾后生存的技巧,虽然说饥寒交迫的,应该也不至于会被饿死。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天灾没把他们这些人的命给送了,昆山县令倒是想把他们些人的命全给送了。

        县城受了灾情,作为昆山县令,第一时间自己带着钱和妻妾跑去躲了起来,三天之后归来,不仅没有想着抚恤灾民,也不上报省城请求支援,而是将城门锁了,命令禁止任何人出入县城,不准将县城受灾的事情透露出去半个字。

        刚受了灾,城内米粮不足,根本供养不了那么多的灾民,再加上没有合理的防疫,年纪大一些的老人和年纪小的孩子,抵抗力比较差,相继染了疫病。

        肚子饿了没饭吃,渴了也没干净的水喝,病了没有药,很快就引起了民愤,城中青壮些的男人集体上县衙去讨说话,结果还被爆打了一顿。

        更可恨的是,那个昆山县令竟然就直接圈了一块地把那些受了疫病的集中在一起,说是集中治疗,其实就是让他们自生自灭,最后闹的大了,甚至想一把火就把那些人烧了。

        此举彻底引起了民愤,老幼妇孺能动的都抄起来了家伙,冲向城门,想要出城去求个生路,那一夜昆山城死伤无数,许清流就是那个时候逃出城的。

        他原本是想直接去往省城求救,却在路上晕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已经被救了。

        得知救自己的人是北静王,而且是来解救昆山的,许清流一股脑就将城中的事情说了。

        北静王意识到事情不简单,他手上的几个人京城怕是控制不住局面,当即派人带着他的令牌去省城调了兵来,直接杀到了昆山,围了县令府。

        北静王深知,一个小小的县令必然不敢如此胆大妄为,背后比有人撑腰,为避免有人通风报信,派人去省城调兵的时候特意嘱咐不准说明用意,有王爷的令牌,省城的将领即便是不知道用意也不敢不借兵,就稀里糊涂的把兵借了。

        再说那昆山县令,也是个缺心肝的,这么大的事情也敢独自一人处理了,完全没只会上级,因此即便是北静王来了昆山,还调了兵,也没有人猜的到他是来干嘛的,更没有人来给昆山县令报信。

        北静王都将县衙围了,他还躲在小妾房里温存,被官兵拉出来的时候身上连个遮体的布匹都没有,被北静王当着众衙内的面一剑给劈了。

        这一剑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接下去的几天工作就顺利的多了起来,很快就查出了打量的金银,以及打量的账本,只是账本上做了暗号,还需要细细的去分析。

        许清流到底读过些书,长的也斯文气,留在昆山或多或少能帮上些忙,比如登记人口,统计灾情数据,而且他原是商贾人家,对查账这些活也不陌生。

        再加上他自己也是受过灾的,便也见不得别人受苦,于是就留在昆山给北静王帮忙。

        可也就是这份善意帮了他一个大忙。

        一日许清流在统计感染疫病的人数时,不慎遗落了黛玉的传家玉佩,正巧被一妇人拣到,那妇人正是林如海的小妾王氏。

        王氏在林如海府上是有些年头的,早就知道林家有这么一块玉佩,当年林如海把传家玉佩给北上的黛玉时,她也曾看过几眼,只是时间有些久了,她不确定许清流的这枚是不是林家的传家玉佩,如果是,为何会在他身上。

        带着疑惑,王氏拿着玉佩去询问许清流:“敢问许公子,这个玉佩从何得来?”

        许清流听她这么问,再看此人的年岁,大体也和自己要找的林如海那名妾氏对的上,回答的慎重了些:“受恩人所托,帮她寻亲。”

        王氏:“许公子那位恩人可是姓林?”

        许清流:“正是姑苏林黛玉,敢问夫人是?”

        王氏:“这就对了。”

        许清流听闻她的问答,知道自己找到人了,心里总算安稳了些许,起码找到了一个姨娘,也不算太辜负黛玉的期望,更让他觉得欣喜的是,几番沟通下来,才知道这位王氏离开林府的时候还怀着孕,并且是个男孩,如今已经8岁有余了。

        许清流倒是个冷静的,关系到人家子嗣的问题,不好马虎,因此,刚开始的兴奋过后,许清流还是打算去调查一下王氏所言是否属实,但是此时这种境地,他一个人要办这件事情比较难,目标也太大,最终只能求助北静王。

        相处多日,许清流其实都未曾向北静王透露过自己来昆山的目的,等北静王听闻他是给黛玉办事的人,倒是错愕了一阵,他从不认为黛玉软弱可欺,但是也没料到这个女子这般有主意。

        别说是给黛玉办事,就算是给许清流办这件事,他也是二话不说的,当即就派了人,去暗加打探,经过多方证实,王氏怀孕的时间都能和她离开林府的时间对的上。

        但是北静王心里还是有一个疑问,既然她离开林府之前已经怀孕,为什么还会被林如海送走?

        这个疑问,直到有一天,王氏拿着林如海生前的一本账本和一本日记本才被打消。

        黛玉坐在堂前,脑子里时不时的会闪过梦中贾政叫她不要给自己报仇的场景以及方才北静王郑重其事的嘱咐,说:“账本和日记本里有什么?”

        许清流看了看黛玉的脸色,着实不是很好,而且账本和日子的内容,他也就直到一二,不方便说,再加上黛玉身上还沾着水汽,若是不抓紧换衣,怕是要染风寒,于是斟酌了一下说:“令尊的遗物,我不方便查看,只听闻一二,林姑娘不若明日再查看?”

        “王氏和您的弟弟此次也随北静王进了京,今日风雨太大,担心他们身体吃不消,就给他们安排在客栈里了,我明日带他们来见姑娘,可好?”

        许清流也是赶了一天的路了,此时已快天明,黛玉就算再急迫,也没理由把着人家不让走。

        黛玉沉默的点了点头,算是赞同了他的提议,然后又说:“那就有劳许公子了,现下天快亮,我让人安排你先在山庄休息些时候,去去旅途疲劳。”

        许清流没有拒绝,跟她道了谢,黛玉请于管事的给他安排了住所,自己也回了院子。


  https://www.bqbwx.cc/79162_79162811/254826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bwx.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wap.bqbwx.cc